2023年县政协经济和农业农村委工作总结范文(通用3篇)

会员上传 分享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加入收藏 点赞

工作总结jobsummary/worksummary是最常见和通用的年终总结、半年总结和季度总结。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_年县政协经济和农业农村委工作总结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

【篇1】20_年县政协经济和农业农村委工作总结

  **年在村两委的共同努力和带领下,在全体村组干部、全体村民及监委会的大力配合下,我村较上年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方面:

  调整了农业生产结构,在以弘亿庄园主体的引导下发展草莓大棚400亩、大棚西瓜600亩、大棚蔬菜700亩,为村民增产增收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金融扶贫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导下,为切实保障农村低收入人群的切身利益,为低收入人群提供人身保险保障,在村两委的大力工作下,我村全面推进此项工作,使参合率达到100%。通过此项工作的实施,使一些意外伤害低收入家庭户得到了实惠,广大村民对此深表感谢,拍手叫好。

  三、社区建设

  1、在县委县政府、镇党委政府及我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我村一期入住新型社区的244户村民户户开通了天然气,极大的便利了民众生活,降低了费用成本;另一方面,其凭借利用率高、污染小等特点备受亲睐,并且极大的保护了环境,积极相应和谐社会的要求。

  2、为切实配合搞好新型社区二期建设有序进行,在村两委班子成员及广大群众的积极配合下,占压二期工程户共计85户,在五天内顺利拆迁完毕,积极配合和完成了上级政府给予的工作任务。

  四、村容村貌整治

  为彻底改善未入住新型社区村民的居住环境,在村两委的倡议下,决定利用拆迁建筑废料对原村庄内主要道路进行铺修,长度达1.5公里,彻底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问题。

  五、水利配套。

  经村两委的共同努力,在对村北村东水利配套的基础上,对村西北四、七、八组土地进行了,进一步解决了这几个组村民用柴油机浇地的历史,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以上实事结合我村实际情况,村两委班子成员将在原来的工作基础上对村西水利工程进一步配套完善。积极配合上级党委政府的工作,对二期新型社区建设做好充分思想准备。在财经方面,严格按照财经纪律办事,做到对账目按时公示等一切财经纪律的要求。总之在20XX年度工作中,我村两委将严格按照上级要求,积极配合工作,使村在财务工作方面再上新台阶,做出每个人应有的贡献。

【篇2】20_年县政协经济和农业农村委工作总结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农业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及有关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现代生态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总目标,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布局,不断夯实农业基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业,取得了可喜业绩。据预测:今年全县农业增加值116442.9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6292元,分别比去年增长5%、10.1%。

  (一)抓好结构调整,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全年种植农作物53.91万亩,其中粮食作物25.05万亩,经济作物28.86万亩,粮经比例为47∶53。

  1、粮作方面,全县水稻种植面积21.85亩,玉米1.6万亩,薯类2.5万亩,黄烟2.6万亩,蚕桑2.6万亩,蔬菜16.3万亩(其中早春辣椒2.35万亩),花生4.95万亩,大豆2.1万亩,其它农作物(含西瓜、马蹄、绿肥等)4.56亩。

  2、水果方面,今年新增杨梅超20_亩,柑桔2500多亩。全县水果总产量达14710吨,对比去年略增。其中柑桔8000吨、李1800吨、桃250吨、杨梅3000吨、枇杷1500吨、葡萄40吨、其他杂果120吨。

  (二)加强农业招商力度,推进基地园区建设

  在认真实施现有项目的基础上,努力联络有投资意向项目,大力发挥行业招商、协会招商、感情招商、以商带商等各种招商引资方式的作用,招好商,招大商。

  1、重点项目建设。至10月底,重点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入库4.42亿元,其中XX县万兴现代农业物流园7400万元、广东中汇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首期投资1.5亿元、XX县金饡食品加工厂5700万元、XX县绿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石斛生产基地4200万元、马市水稻制种、沈所水稻制种研发基地共1.19亿元,超额完成了县下达我局的2亿元重点项目建设任务。

  2、园区基地建设。全力推进了太平镇水果园区、车八岭石斛园区、马市黄烟与水稻制种园区、城南蔬菜园区等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在司前镇、太平镇、沈所镇等建立总投资2.62亿元的XX县石斛种植基地,其中韶关车八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投资2.2亿元,XX县绿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入4200万元;在马市镇、太平镇等建立总投资1.3亿元的XX县家禽养殖基地,目前实际到位1200万元;在澄江等镇建立总投资3000万元的XX县有机蔬菜标准示范园,实际到位资金3200万元;引进东莞科记食品有限公司、XX市杏林春制药有限公司在澄江、马市等镇拟租近1000亩山地发展石斛和灵芝等名贵药材种植;引进东莞永龙实业有限公司、XX市神农本草保健制品有限公司在马市镇拟租1000多亩及XX市万叶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沈所镇拟租300多亩山地发展养殖菜牛。

  (三)积极争取落实农业政策,项目任务如期完成

  1、农业综合开发项目。20**年度项目完成罗坝镇项目区渠道硬化36.26公里,开挖疏浚渠道25.00公里,修建渠系建筑物19座,改良土壤0.40万亩,修筑机耕路10.17公里,治理面积0.92万亩;今年度项目完成澄江镇项目区渠道硬化45.60公里,开挖疏浚渠道19.50公里,修建渠系建筑物15座,修筑机耕路16.57公里,改良土壤0.60万亩,改造中低产田0.95万亩。

  2、种粮补贴项目。认真贯彻良种补贴(水稻、玉米)、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等有关政策。全年水稻种植补贴面积为211465.2亩,玉米种植补贴面积为520亩。

  3、有机质提升项目。投资90万元完成了今年冬种绿肥面积3万多亩的种子(紫云英种子37.88吨、油菜种子5.68吨)采购、发放工作,并要求每个乡镇建立百亩示范片1个;在城南镇新村上南塘建立秸秆腐熟剂田间百亩试验示范点1个,全县秸秆腐熟剂使用面积达3万多亩,稻秆腐熟效果显著。

  4、基本农田整治项目。完成20**年度在马市、顿岗镇总投资为1800万元的审核、招标代理的招标工作,11月份还将完成项目工程施工、监理的招投标工作;完成今年度在马市镇、澄江镇、隘子镇总投资为1500万元的勘测设计工作,预计12月份完成项目工程的招投标工作;投资50万元完成在澄江镇善亨村建筑2条共长1087.2米的机耕路、硬化排灌渠道2067.1米、建机耕桥1座、小桥板16座、涵洞47米、项目标示牌1座,整治面积500亩;投资70万元完成在澄江镇善亨村硬化排灌渠道4627.8米、小桥板7座、涵洞21.7米、标示牌1座,建设面积700亩;投资15万元完成马市镇都塘村黄田水小陂头1座、硬化引水渠道37.4米;计划投资105万元在隘子镇五一村硬化渠道3625米,下田小桥板40座,涵洞22米,灯盏窝段柏水寨小陂头1座,建设面积900亩,目前项目工程量已完成70%,预计今年冬全面竣工。

  5、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完成了20**年度测土配方施肥项目500个土壤样品的采集、检测和分析工作,并通过市级验收;今年度项目已购置省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触摸屏5台(套)”,预计11月底可完成触摸屏系统的安装并投入使用,今年冬将完成拾遗补漏采集土壤样品500个以上。

  6、粮食高产创建项目。圆满完成了省农业厅下达给我县5000多粮食高产示范片的粮食高产创建任务。今年上造我县创建高产示范片1个,集中连片面积100多亩,种植品种为江优82,实割测得平均亩产稻谷511.8公斤;晚造粮食高产创建千亩示范片安排在城南镇新村XX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农田,种植品种为丫两优143,实割测得亩平均产量为565.8公斤。

  7、涉农保险基层协保体系建设工作。完成全县涉农保险基层协保体系建设情况调研,并已在太平、马市、隘子、顿岗、城南、深渡水等6个乡镇建立了三农保险服务站。

  8、沼气池建设项目。今年在马市外镇、沈所镇分别建成1000立方、600立方的大型沼气池;今年完成户沼气池79口,全县农村户用沼气池总数超过550口。

  (四)推广应用新成果,提高农民素质

  围绕农村支柱产业,坚持以新品种、新技术开发为切入点,加大培训力度,大力推广应用新的科技成果,充分发挥了优良作物品种和良法对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积极作用。

  1、大力推广良种良法。重点推广了江优82、宜香3003、深优9516、y两优143、黄华占等水稻优质高产新组合;粤油7号、粤油79号、仲恺花1号等花生新良种,神州一号、汇丰一号、福斯特、咏春2号、阳丰杂交49号(尖椒)、“线椒”系列等辣椒新良种;重点推广了辣椒、西瓜、花生地膜覆盖栽培、粮食创高产栽培技术、农作物配方施肥新技术等先进适用的新技术,全县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作物种植面积达33万亩次。

  2、积极组织农业技术培训。今年以来我们大力开展科教兴农,推广普及农业高新技术,通过组织培训班、宣传车下乡、印发技术资料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了农业科技、农村新技术的教育培训活动。全年培训10100多人次,宣传车送科技下乡25次,印发宣传材料、明白纸220_余份,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指导6680多人次,发放施肥建议卡14250份。

【篇3】20_年县政协经济和农业农村委工作总结

  本届五年来,农委在省人大常委会及主任会议的领导下,在常委会分管领导的直接指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及中央全会精神,积极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推动现代农业建设上新台阶提出的三个方面的明确要求和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等重点,攻坚克难,着力提高立法质量;创新方式,着力增强监督实效;深入基层,着力提高调查研究水平;强化服务,着力发挥代表作用;提升素质,着力加强自身建设,为推动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开创全省人大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作出积极贡献,较好地完成了本届工作任务。

  一、攻坚克难,着力提高农业法规质量

  五年来,编制了农业五年立法规划建议,提出了20_-20_年立法规划建议项目11件、调研项目10件,均已列入五年立法规划。完成了农业机械安全监督、水土保持、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农村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节约用水、湿地保护、农业技术推广、河道管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本届内新增项目)等10部地方性法规草案的审查工作,是历届涉农立法数量最多、任务最重的。此外,还开展了粮食安全、海洋经济的立法调研工作,协助全国人大做好有关法律草案的征求意见工作。

  突出农业现代化领域的立法工作。农业综合开发是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和发展农业、富裕农民的一项重大决策。农业资源开发立法早在十届就申请立项,但由于不够成熟,搁置十年之久,通过我委努力,克服困难,于届初完成制定任务。该条例的颁布实施,填补了我省“三农”有关农业资源开发工作的立法空白,得到国开办的充分肯定。制定农业技术推广法实施办法,通过理顺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管理体制、加强农技人员职称评聘及待遇激励、加强经营性推广的规范和指导,推进了我省农业技术创新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制定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对农业机械和零配件质量问题的损害赔偿、缺陷农业机械召回制度、农机安全检验、农业机械事故责任的认定和调解处理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

  突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立法工作。制定水土保持条例、湿地保护条例,完善水土资源和湿地资源保护制度,提高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增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制定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条例,进一步加强气候资源探测活动和管理,鼓励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制定节约用水条例,规范用水行为,建立节约用水的长效管理机制。制定河道管理条例,强化了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河道管理的责任,规范了保护和开发利用行为,尤其是将河长制、采砂管理纳入规范内容,针对性较强,体现了江苏特色。

  突出维护农民根本利益领域的立法工作。顺应消除贫困、实现区域共同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制定扶贫开发条例,通过条例落实扶贫开发政策措施,整合社会各项扶贫资源,实现扶贫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制定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明晰农村集体资产的范围,明确集体资产的产权归属,完善各项权能,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集体经济运营机制。

  五年来,农委着眼于服务大局,紧扣重大决策部署,把立法决策和改革决策结合起来,攻坚克难,积极发挥立法在重点领域改革发展中的引领和保障作用。一是要敢于“啃硬骨头”。水土保持、湿地、气候资源利用、节水等立法涉及到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矛盾,有的在思想认识上存在较大差距。农村集体资产、扶贫开发等立法,存在着立法主体不明确,动态的、阶段性的政策规定内容较多,有的还处于改革变化中等情况,这就给立法带来许多难题。对这么多年剩下来的“难啃的骨头”,农委牢固树立攻坚克难的思想,突出问题导向,与部门一起做了大量的协调工作,深入研究涉及的重点难点问题,结合我省实际,创新制度,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和办法。二是人大要主导立法工作。在每部法规起草阶段,我委都更早介入,掌握主动权,研究确定立法的重点,了解难点,立足解决存在的问题,注意防止部门利益倾向。在审查阶段,加强调研、沟通和协商,将条例草案发给设区市人大常委会征求意见,邀请农业专家进行论证,提出修改意见。发挥省人大代表的主体地位,坚持邀请省人大代表参与立法调研,通过与乡镇基层组织、农户座谈等形式,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三是立法要一以贯之。一部好的法规不能一定了之,法规好不好,关键在实施。五年来,农委积极推动立法和监督工作的有机结合,强化法规宣传和执法检查,以增强法规实效。扶贫条例出台以后,通过办培训班、开展执法检查、听取专项工作报告等形式,促进条例全面贯彻实施。

  二、创新方式,着力增强监督效果

  五年来,农委配合省人大常委会开展湖泊保护条例、耕地质量管理条例、水资源管理条例执法检查;组织开展海洋环境保护条例、农业机械法规贯彻实施情况视察调研活动;受全国人大委托开展农业法、种子法执法检查,配合全国人大开展气象法、水法执法检查。配合省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工作。配合省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全省村级集体经济扶持发展情况、全省农田水利建设情况、全省脱贫攻坚情况的报告。

  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工作面较宽、范围广、牵涉到的部门多,因此选准选好监督题目是提高审议质量、增强监督实效的前提。一是围绕中心工作,选择重点问题。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两项工作都是中央和省委的中心工作,事关全省经济的发展,具有全局性。我们配合省人大常委会适时进行监督,也正是围绕省委中心工作的具体体现。二是围绕社会焦点,选择热点、难点问题。农田水利建设、湖泊保护、耕地质量管理、水资源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都是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通过听取和审议报告、执法检查,以点带面,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化解社会矛盾,起到社会稳定器的作用。三是围绕群众愿望,选择民生问题。扶贫工作是农民增收的重点和难点,摆脱贫困更是低收入和贫困农民的迫切希望,是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代表和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切的民生问题,通过听取和审议报告,来进一步推动解决实际问题。

  五年来,农委抓住事关改革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强化对“三农”工作的监督支持,坚持问题导向,创新监督方式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主要体会是:

  (一)创新监督方式,做到督之有法。我们在进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专题询问时,进行了创新尝试。首次由省政府分管副省长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专项工作、参加询问并作表态发言;首次通过视频录像把基层代表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声音带到省人大常委会会上;首次由省电视台、省广播电台对询问作了现场直播。这三个“首次”,极大地提高了专题询问的透明度和社会关注度,畅通了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建言献策、主动参与监督的渠道,有利于被询问部门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使专题询问工作更具有影响力、推动力。询问工作得到了省委和省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

  我们在开展《江苏省水资源管理条例》执法检查时,采用全省上下联动的方式。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在赴4市进行实地检查的同时,委托5个市人大常委会对所在市贯彻实施条例的情况进行了检查。通过专题询问方式上的创新、上下联动执法检查上的创新,加大了人大监督工作力度,不仅增强了人大监督工作的实效,也丰富了人大监督工作的方式。

  (二)跟踪监督到位,做到督之有效。做好跟踪监督工作是检验监督实效的关键所在。一是及时汇总意见。会后,对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在会上审议发言的内容及时进行汇总整理,形成质量较高、有具体工作建议的审议意见。二是严格交办程序。会议结束后及时以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正式文件的形式将审议意见印送省政府,明确提出办理要求,并与承办单位保持联系,了解办理情况,掌握办理进度,提出指导意见。三是抓好跟踪督办。在政府提交审议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后,农委提出审查意见印发主任会议和常委会会议。

  (三)监督要与立法相结合,做到督之有据。近年来,我们注意将执法检查、专题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转化为立法成果,努力形成监督和立法工作“一盘棋”的格局。在对《江苏省节约用水条例》、《江苏省水土保持条例》立法时,我们总结苏锡常地区禁止开采地下水、湖泊保护条例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经过深入调研,设定了切实可行、具有我省特色的法律制度。在对扶贫开发情况进行监督时发现的问题,如扶贫对象界定、部门职责、扶贫资产管理等,都在《江苏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立法时得到了解决。今年对扶贫开发条例执行情况调研时,又将发现的问题吸收到了调研报告中,供常委会委员审议时参考。监督工作与立法工作有机结合,既增强了地方立法所规范内容的可操作性,也保证了监督工作有理有据,有很强的针对性。

  三、深入基层,着力提高调查研究水平

  五年来,开展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农村电子商务、耕地质量、农民增收、新型城镇化、水利重点工程、扶贫开发、社区股份合作、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水资源管理、海洋经济、特色田园乡村等20多项专题调查研究。还配合全国人大农委开展农村金融改革、新型城镇化、粮食安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土地承包、农林科技创新等10项专题调研。所取得的调研成果,有的已被吸收到法规草案中,有的已转送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处理或参考,有的以建议列入省人大常委会视察或执法检查的内容,有的在《人大调研》、《人民与权力》、《唯实》上刊登。

  本届以来,我们在做好调研工作中始终注重突出代表的主体性。除了邀请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参加调研外,注重突出发挥省人大代表的作用,加强与代表的日常联系和沟通,广泛吸纳代表参加调研活动,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同时加强与农业专业组代表的联系,注重发挥他们的专业技术优势,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比如在立法、执法检查、专题询问、重点议案督办活动中,邀请农业专业组代表参加,请他们发表意见,向他们征求专题询问问题,并请他们到专题询问会议上向省有关部门现场提问。注重讲求形式的多样性。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拉家常话、说百姓事,真正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既要有常规的座谈、听汇报、问卷调查,还有个别走访、暗访等。比如,我们开展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调研就有两个方面特点:一方面调研覆盖面广。农委组织了13个省辖市人大农委就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门召开研讨会,期间还组织调研组赴部分市进行了调研。可以说,整个调研覆盖了全省。另一方面明查暗访相结合。调研组深入农产品生产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站)等场所,与规模生产者、农民、农技人员倾心交流,全面了解农产品生产过程、农产品质量安全准入、准出和农产品质量监测检测等方面情况,与此同时,一部分人进行了暗访,随机抽查了部分农贸批发市场、农资市场等。我委还组织人员在深夜赴江宁批发市场进行暗访,实地了解真实情况,掌握许多第一手资料。

  四、强化服务,着力加强与代表联系

  密切与代表联系,是做好人大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农委注重做好代表联系、代表活动和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真正把充分发挥代表履职作用与做好人大农业农村工作有效地结合起来。

  (一)及时成立农业专业代表组并开展活动。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20_年4月份,组建了新一届农业专业代表小组。五年来,每年召开一次农业专业代表组座谈会,每次活动围绕一个专题,分别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发展、耕地质量保护、建设高标准农田、农技推广、湿地保护、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和改革等展开研讨。与会代表围绕会议专题,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和岗位职责,积极发表意见和建议。农委在开展立法、监督和调研重要活动时,也注意邀请农业专业代表参加,更多地听取代表的声音。

  常委会委员联系代表工作是我省人大工作的一个亮点,是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举措之一。农委还负责做好常委会分管领导、委员会主要领导走访联系代表相关联络服务工作,组织好省直扬州组人大代表专题调研活动,将联系代表工作与议案建议办理工作联系起来,与解决代表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进一步激发了代表履职尽责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二)认真办理代表议案。办理了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监管的议案、关于加强苏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议案、关于制定《江苏省南水北调条例》的议案、《关于制定<关于洪泽湖骆马湖水域严禁非法采砂的决定>的议案》、关于对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立法的议案、关于尽快制定出台《江苏省农田水利条例》的议案等6项议案。其中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已提交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打击非法采砂的内容已在河道管理条例中设专章作了规范,农田水利条例等立法已建议列入下一届的立法规划。

  (三)精心组织开展代表建议重点督办活动。分别对农村河道整治、成子湖片区扶贫开发、规范土地流转保护农民权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推动农业种业发展、加快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等代表建议进行了督办。先后组织8次重点督办活动,是本届承担组织重点督办活动较多的委员会。其中连续三次对推进成子湖片区扶贫开发的建议进行了督办,省人大常委会和农委持续的高度关注,使督办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此外,农委还主办或协办了关于修订《江苏省湖泊保护条例》、关于制定洪泽湖采砂管理条例、尽快对农田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关于制定农业综合开发条例等代表建议。

  本届涉及农委的代表议案、建议,全部在规定时间内办结并答复代表,代表对议案建议办理工作表示满意。在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中,农委充分认识议案、建议办理工作重要性,尊重代表的主体地位,重视代表的工作成果。进一步改进工作方式,全方位动员各方力量,职能部门密切配合,不单是注重答复率、代表满意率,而是注重问题解决率,使办理代表议案、建议的过程,变成实实在在的解决问题的过程。

  五、提升素质,着力加强自身建设

  做好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需要加强自身建设,需要政府部门和市县人大的配合和支持,需要全国人大农委的指导和借鉴外省区市人大的经验,这也是我们做好人大农业农村工作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

  (一)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五年来,积极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参加“三严三实”教育实践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突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制度建设,制定了农委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的规定,细化了工作准则和行为规范。领导干部带头上党课,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参加专题学习,严格对照政治、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的要求,对照党风廉政建设新要求查找不足,切实加强党性锻炼。通过持续改进工作作风,查摆问题,每个党员干部认真制定整改方案,逐项落实到实际行动上,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本届在常委会领导的关心和重视下,增加了内设机构,解决了长期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问题,在健全机构、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委员会整体水平和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标志性突破。委员会更加团结,更加朝气蓬勃,更具战斗力,自身建设得到实实在在的加强。

  (二)不断加强与各级人大之间的联系。每年举办全省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座谈会并确定一个主题,各市人大负责同志围绕会议主题,结合自身工作安排和本地发展实际,进行交流发言,进一步加强了全省人大农委之间的工作联系,达到了交流经验、增进友谊的目的。每年举办全省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干部培训班,大家工作思路更加明晰,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参加全国人大农委召开的部分省区市人大农委工作交流座谈会,交流了各地的做法和经验,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对《江苏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制定过程中的做法进行总结,以“依法履职,全力推进精准扶贫”为主题,在华东六省一市人大农委工作座谈会上进行了专题发言。此外,还加强了与兄弟省区市人大农委之间的交流学习。

  (三)不断加强与有关部门之间的工作联系。五年来,在法规出台后,农委会同相关部门举办条例学习贯彻座谈会。省人大常委会分管领导出席会议,对条例的宣传贯彻进行部署。通过座谈,各地各部门进一步认识了条例颁布实施的重要性,把握了条例的主要内容,明确了各自职责,为条例贯彻实施奠定了基础。注重加强与与农口厅局的工作联系,走访有关单位,了解工作重点和要求,根据立法、监督、调研、议案建议办理等任务,相互配合推动工作开展。

  回顾五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一些新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农业立法工作还不能完全适应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需要,在进行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广度和深度尚显不足;在增强监督实效,提升人大农业和农村工作水平的创新机制上还有待突破;围绕“三农”工作的中心、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不够深入。这些问题都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以改进。

推荐阅读:

  述职大会领导总结发言集合3篇

  最新2023乡村团支部工作总结范文

  防电信诈骗活动工作总结十篇

  关于2023年落实政治监督工作总结【三篇】

  2023年县公安局工作总结范文十九篇

  实训总结报告万能3000字范文(精选6篇)

2023年县政协经济和农业农村委工作总结范文(通用3篇).docx

将本信息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
221381
2023年县政协经济和农业农村委工作总结范文(通用3篇)